【大河财立方 记者 郝楠楠 实习生 苏慧珍 文图】“国民果汁”汇源,再陷资本困局。
近日,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北京汇源)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,先后发布两则推文,矛头直指公司大股东诸暨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(下称诸暨文盛汇)。
两则公开发文,让北京汇源与大股东的矛盾公开化,也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国民果汁汇源未来发展的进一步关注。
汇源发文,称大股东出资不到位
8月9日,北京汇源发布《致全体股东及转股债权人的公开信》(以下简称《公开信》),称诸暨文盛汇涉嫌出资不到位、管理权使用不当,以及有可能影响其他股东及债转股受益人权益等。
8月14日,北京汇源又发布了《关于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合法有效性的异议函》一文,称诸暨文盛汇在8月11日召开了临时股东会,北京汇源的监事依法出席会议,并拟对该次会议的合法性提出异议,但会议主持方阻止了职工监事发言。在该文中,北京汇源工会委员会表态,呼吁公司各部门及全体职工不承认2025年度第三次临时股东会的合法性、不执行相关决议等。
诸暨文盛汇与北京汇源的交集发生在2022年。当年,北京汇源启动重整计划,约一年后完成债务重整,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文盛资产)作为重整投资人,以其设立的诸暨文盛汇及天津文盛汇对北京汇源公司增资16亿元,其中,诸暨文盛汇作为大股东,持有北京汇源公司60%的股权。
按照重整计划,重整投资人分三年投资,2022~2024年每年投资金额分别为7.5亿元、3.8亿元、4.7亿元。同时,第一年度投资资金7.5亿元于2023年已出资完毕,应进行转股的股权也分配完毕。
然而,《公开信》称,诸暨文盛汇承诺的投资总额中尚有8.5亿元已逾期一年以上。同时,实际支付的7.5亿元投资款除由管理人支取少量用于清偿破产费用和小额债务外,其余6.47亿余元资金(含利息及履约金)虽存入北京汇源名下账户,但全部由诸暨文盛汇直接管控,未投入北京汇源的生产经营活动。
同时,《公开信》认为,诸暨文盛汇在承诺投资16亿元的前提下取得了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绝对多数席位的提名权。但目前其实际出资仅7.5亿元,却掌握着公司董事会、监事会及总经理的提名权,由此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实施全面控制。
简单理解就是,北京汇源目前不认可诸暨文盛汇大股东的资格。
8月18日,大河财立方记者就《公开信》内容分别联系文盛资产、北京汇源方面进行采访,截至发稿未获回复。
就诸暨文盛汇对北京汇源出资进展,记者关注到,7月15日,持股诸暨文盛汇36.49%股权的参股股东“国中水务”发布公告中提到,截至2024年12月31日,诸暨文盛汇对北京汇源的出资金额为7.50亿元。
矛盾公开化后,汇源未来走向何方?
连续两则发文,让北京汇源与大股东的矛盾公开化,也再次引发了公众对“国民果汁”汇源未来发展的进一步关注。在果汁市场,发展30余年的汇源陪伴了无数消费者成长,2007年,汇源在港交所上市;然而,几年发展之后,汇源却走向了下坡路,直到2021年,汇源从港交所退市。
2022年启动重整计划后,重整之路也是几经坎坷,其间,国中水务想跨界收购但又终止收购的相关事件,还引发了部分负面舆情。
事实上,重整开始后,给汇源的业绩也带来了部分助力,2023年至2024年,北京汇源营业收入分别为27.45亿元、24.75亿元,净利润分别为4.24亿元、3.44亿元。另一方面,汇源自身也在积极进行产品创新等,扩大品牌影响力。今年夏天,汇源就连续上新了果乐气泡果汁系列饮品、NFC白桦树原汁产品等,进一步开发年轻消费市场。
不过,近两三年,果汁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时时变化,瓜分着汇源果汁的渠道和市场。8月18日,记者走访郑州部分线下商超看到,汇源100%橙汁、桃汁等经典产品在拜特超市、鲜风生活等大型商超基本都有销售,然而,放眼整个饮料货架,各类NFC果汁、椰子水等近两年大火的品类和品牌,占据了货架更多位置。鲜风生活印象汇店饮料区售货员告诉记者,店里只有汇源两款产品,销量也并不是很好。
此次对大股东的公开质疑,是否会进一步稀释汇源的品牌价值,甚至改写其未来的发展走向?记者将持续关注。
责编:李文玉 | 审校:陈筱娟 | 审核:李震 | 监审:古筝
盛达优配-北京实盘配资平台-国内可靠的配资平台-前十大证券公司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